2015-03-04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熱炒的話題。它似乎是一個技術問題,或者經濟發展模式問題,但低碳經濟的背景和意義遠不僅僅如此。也許它的背后是和聯合國憲章、關貿總協定一樣,是規制世界發展新格局的又一個新規則。
這個規則比**和**個規則更復雜,談判的過程可能更艱巨。**個規則,國際社會經過人類5000多年的相互殘殺,特別是**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達成了共識,雖然只是3個大國,即前蘇聯、美國和英國主宰了世界;**個規則是在200多年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主導的,現在還在完善之中。
歷史證明,任何一種全球發展規則的確立,背后都是各個國家經濟利益的角力與平衡。對于低碳經濟這樣每個國家都想抓住的機遇,它的開幕注定是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國家和地區等各經濟體之間智慧的較量。力推低碳經濟的國家、國家集團已經有所準備,例如美國、歐盟、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打造低碳經濟的技術基礎,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歐盟各國,自1980年以來,在基本上沒有增加化石燃料的前提下,實現了經濟的持續發展。例如丹麥,自1974年開始率先實施開發和節約并重的能源方針,大力開發北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積極開發本土的風能和生物質能,大力提倡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到2005年,在30多年的時間里,以能源消耗零增長,保證了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按可比價格計算的GDP增長了3倍多,1990年和2005年相比,GDP增長了75%,而能源消費增長幾乎為零。
我們在過去的發展中,失去了參與制定聯合國憲章、關貿總協定這樣一些關系國家根本利益的國際大法的歷史機遇,以至于在以后的許多情況下,出現了我們不喜歡它,但又不得不接受它的窘境。幸好我們參與了第三次有關世界新格局的規則制定,并且是重要的一方。應該重視這一歷史機遇,本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積極參與這一新世界規則的制定。
中國過去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投資的發展方式是難以為繼的,是不可持續的。低碳經濟對我國比對國際更重要。發達國家在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中排放增長不大,而我國從1980年到2009年,排放從6億噸標準煤增加到了30億噸標準煤。如果不加以約束,2020年或者30年后,排放總量再增加幾倍是不行的,所以必須走低碳之路。這是我們自主選擇的道路,除了這條路外,無路可走。
我國從2003年到2008年能源增長非常快,但是煤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基本沒有改變,清潔能源只占7%~8%。目前日本的清潔能源比例是20%,歐洲是20%,美國30%,巴西在50%以上。我們低碳經濟的競爭力很低。這種情況不改變不行。必須改變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不能還在國內資源上做文章。國務院提出要把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納入“十二五”規劃中,作為約束性指標。但更重要的是,要采用經濟手段。低碳經濟首先是一種經濟,也就是說要用市場化手段,要制定更有利于推廣的政策。地方政府要下決心,高碳產業像鋼鐵、水泥這些行業已經過剩了就不要快速發展了。必須要做好規劃,要創造出好的發展思路。WTO之后,市場經濟是**合法的體制,低碳經濟也必須走市場化道路,必須服從市場規律。歐洲能在低碳經濟上走這么遠,是他們采取了碳交易制度,EUETS(歐盟排放貿易體系)制度,推動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德國、丹麥等采取了新能源政策,造就了新能源產業。還應該注意的是,低碳經濟不能找捷徑,這是沒有捷徑的,要形成至少需要20年、30年的時間。歐洲都是花了30多年的努力才達到今天的程度。
2015-03-04
亞洲較大的己二酸生產商旭化成的人士6月2日說,經過一個月的定期檢修后,公司打算讓宮崎縣延岡的12萬噸/年己二酸裝置在6月上半月重新開車。
這位官員說:"我們打算讓裝置在以后兩周里開車。"
己二酸供貨緊張的狀況維持到6月底,因為日本和中國正在進行和即將進行的定期檢修。
由于下游的聚氨酯/鞋底行業進入了生產淡季,中國(包括臺灣地區)買主的買貨很少。
己二酸主要用于生產尼龍6,6,也用于生產聚氨酯,聚氨酯用于生產鞋底和聚酯樹脂。尼龍6,6用于生產輪胎簾線。
東北亞的己二酸大供應商包括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羅地亞聚酰胺公司和巴斯夫。
2015-03-04
6月1日.召開的中挪兩國環境圓桌會議上獲悉.CDM.清潔發展機制.在未來的碳排放交易機制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實踐已經證明該機制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技術轉移.
DNV**副總裁畢浩然.Bj.rnK. Haugland.先生介紹說..碳交易是全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一環.這一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機制具有成本低的比較優勢.項目所在國通過碳交易可增加本地收入.降低本地碳排放和獲得技術轉移.較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中國的CDM項目約占全球的50%.其中有30%是由DNV提供審定服務的.作為一家獨立的第三方.DNV目前正積極在中國擴充實力.以滿足中國CDM市場不斷發展的需求.預計到今年年底.DNV將有50名技術專家為中國的CDM項目提供服務。
2015-03-04
近年來,為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減少大氣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電價調控政策:經國務院批準,200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電監會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6類高耗能企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2006年,又增加了鋅冶煉和黃磷兩個行業,差別電價加價標準分3年逐步提高。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又進一步提高差別電價加價標準,決定自2010年6月1日起,將限制類企業執行的電價加價標準由現行的0.05元提高到0.10元,淘汰類由0.20元提高到0.30元。為鼓勵火電企業安裝脫硫設施并且提高脫硫裝置投運率和脫硫效率,嚴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200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原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了《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決定對燃煤電廠安裝脫硫裝置的發電機組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加價1.5分。為有效促進發電企業“上大壓小”,引導小火電機組向高效率機組轉移電量,國家按價區分別確定了各地的水火電統一的上網標桿電價。同時,取消了超發電價。
應該說,上述電價調控政策,對限制高耗能行業快速發展、淘汰落后產能,鼓勵發電企業加快環保脫硫,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從目前情況看,上述政策并沒有完全落到實處,違反國家政策規定的問題仍然大量存在,突出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一些電網企業違反國家政策規定,不執行、推遲或者降低標準執行對高耗能企業的差別電價政策;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超越管理權限,擅自制定并實施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其中部分地方甚至以省級政府,或者省級價格主管部門的名義出臺優惠電價政策文件;
三是未經批準以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雙邊交易等名義變相對高耗能企業或產業園區實行優惠電價;
四是部分地方小電網或自備電廠違反供電營業規定,擅自向高耗能企業提供優惠電價,導致差別電價政策無法全面貫徹執行,出現死角;
五是部分發電企業脫硫設施未經國家或省級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和價格主管部門批準,擅自提前執行脫硫電價政策;
六是發電企業享受國家脫硫電價政策卻不按規定運行脫硫裝置,脫硫裝置時開時停,甚至根本不運行,但仍按照主機運行時間所發上網電量結算脫硫加價款;
七是電網企業拒絕執行或未及時執行脫硫電價,或者采取少結算上網電量等手段變相降低脫硫電價標準,甚至越權擅自扣減發電企業脫硫電價;
八是電網企業違反國家規定的上網電價政策,壓低或變相壓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
九是電網企業以超發電量,跨省、跨區域電能交易,以及以優惠電價為名,轉嫁優惠電價損失,強制壓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
十是國家明令取消超發電價后,部分電網企業仍以“超發電量”為由,低于規定的上網電價標準與發電企業進行結算,少付上網電費。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嚴重破壞了國家政策的嚴肅性,影響到政策效果發揮,而且導致高耗能行業重復建設,盲目發展。較近幾個月高耗能行業、高耗能產品增速明顯加快,這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時采取果斷措施予以堅決制止,將會嚴重妨礙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給資源節約與保護環境帶來巨大壓力。組織開展全國電力價格大檢查,嚴格落實對高耗能企業差別電價政策,堅決糾正地方越權實施優惠電價,嚴肅查處電力企業不執行國家上網電價、脫硫電價政策的行為,是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具體體現,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緊迫。
2015-03-04
近日,全球**大氧化鋁供應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氧化鋁現貨價格下調5%,至人民幣2850元/噸,這是今年以來中國鋁業**下調氧化鋁價格。并且有消息稱,個別地區氧化鋁裝置開工負荷也有所壓縮,致使下游氧化鋁行業對燒堿市場支撐減弱。目前國內重慶及河南等部分地區燒堿企業出貨已感壓力,企業觀望氣氛增加,出廠報價穩中個別貨源折百成交價格已經出現50元/噸幅度的走低。